第(2/3)页 沪城最负盛名的汉锦女子高中学生会联合了其他几个学校的女学生,希望能排演一出以谢舒仪为原型的话剧,将女子的现状以更多的艺术形式展露在世人面前,割肉疗伤,也是时时警醒女性自身。 她们写了信到唐沅这里,希望能由竹文先生亲自操刀编写剧本。唐沅没怎么犹豫就欣然应下,大半个月后,剧本《玉兰花开》新鲜出炉,送到了女学生们的手里。 沪城的玉兰花在四月时便开尽了,和谢舒仪一样,永远留在了这个春天。 但明年还会有花开啊。 女学生们排练了快两个月,仲夏时节终于在沪城大剧院正式上演。 唐沅收到了她们寄来的票,她本欲独自前往,可戚庭光那丫头知道后也执意要跟着去,最后一家三口一齐坐在了剧院里。 从谢舒仪死后,戚庭光便变得沉默寡言下来,病好后仍时有苍白孱弱之感,让照顾她的吴绮忧心得很。唐沅能感受到那种情绪,那不止是为亲近的老师早逝的难过,更多的是小姑娘的精神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蜕变。 谢舒仪的死于她而言是一把枷锁,让她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弱小无力,她渴望挣脱破茧,可前路茫茫,她找不到出路在哪里。 她需要去披荆斩棘,或者和自己达成和解,甘愿磨去所有的棱角和不甘。 这注定痛苦,但世事本是如此,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。 女学生们的戏排得很好,她们在台上演的不是谢舒仪,而是全华国二万万妇女。 女主角翻飞的白裙子蹁跹在舞台上,她生于秋天,死在春天,死时身上盖满了凋零的玉兰。 舞台上的灯光暗下去,挺直脊背站在唯一一束聚光下的旁白轻声念出附在剧本末尾的小诗—— “春天是风, 秋天是月亮。 在我感觉到时,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。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小溪。” 她的声音空灵悠远,荡在剧院上空。随后幕布落下,戏终。 剧院里沉默良久,依稀响起掌声,随后掌声连成一片,经久不息。 戚庭光怔忪地望着舞台,在掌声中回过神,已是满脸冰凉。 三人看完演出回家已是黄昏,戚庭光一言不发地吃完晚饭后,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。吴绮心里担心,想去看看小姑娘,却被唐沅拦下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