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天阶希抚翼 第一百章 唐氏殁-《紫台行》
第(3/3)页
唐氏倒毙于血泊中,特意换的一件霜色无绣玄缘宽袖外袍被血生生染作了殷红,神态却是出奇的安详。
这死讯在除了祈年殿外的地方并没有引起什么震动,和颐殿里高太后只是冷笑了一声,华罗殿中左昭仪曲氏眉头不皱的吩咐凌贤人去宣室殿询问姬深——宣室殿里,被从歌舞醇酒中打扰的姬深大为不耐烦,又见怀里小龚氏嘟着个嘴斜睨着自己,对凌贤人轻描淡写的道:“既然圣旨已下她才死,就按庶人之礼葬了就是,母后命幼菽理宫务,怎么什么小事也要朕来处置?”
他很不高兴。
孙氏在祈年殿里拉着一个老妇的手嚎啕痛哭:“陛下他这是怨怼阿姐死了都不叫他安生呢!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,阿姐好歹伺候过他四年,殷勤有加啊!嬷嬷,你说怎么会这样?”
老妇抚着她的乌发,却是沉默不语。
“当初阿姐原本是不想留在宫里的!”孙氏紧紧抓着她,声音渐渐低下去,可每个字说出来却仿佛冰一样的寒冷锋利,她愣愣的盯着老妇的裙摆,“那时候我才被陛下觑中……没名没份的侍奉了他……四周的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,她们说太后已经在给陛下择名门淑女为皇后,我不过一介贫门之女,还在宫中为奴,能得个美人之类的名份就不错了,我还生得这样好,将来别说皇后容不下,就是名门出身的妃子们也是容不下的……
“我心里害怕极了,没人商议,只有阿姐安慰我,所以我听人说,像我这样没根没基只有一副好容貌的女郎想在宫里出头,靠单打独斗是不成的,必定要寻个人做伴,大家联手才好生存下去,我立刻就想到了阿姐……嬷嬷你知道的,阿姐她原本一心熬到年纪出宫去嫁人,邻村的那个人是她进宫前就默默喜欢上了的……可到底还是被我哄得求得留在了宫里……嬷嬷,阿姐本来多好啊,没进宫前,虽然一般贫寒,我家却比她家穷多了,那时候她总是偷偷把吃食分与我,当年宫里买人,若不是她跪在内侍跟前一再替我哀求,那会我吃不饱穿不暖,年纪也不大,看着就是面黄饥瘦的模样,内侍本来是怎么都不肯要的……
“进了宫后,起初人家都嫌我年纪偏小又愚笨,或者欺我新来,那会若没阿姐帮着做事,我早就被欺负死了!后来在宫里好歹能吃饱了,我一天生得比一天好,连没进宫前,号称村里生得最好的阿姐也比我不上……可因此却招来更多人嫉妒,那会一些粗使宫女没事就爱寻我的不是,说着说着就要掐我脸,我身上被她们掐得成年累月没一处好地方……若不是偶然遇见嬷嬷你……”她把头俯伏在老妇的膝上,眼泪透过衣裳一直濡.湿了老妇的膝,幽幽道,“孙嬷嬷,你才见我时就说我是会有大造化的人,所以要我隐藏起来莫叫宫里贵人遇见,如今我的确贵为右昭仪,可你没说阿姐也如此,所以我勉强留她下来反而害了她吗?”
“嬷嬷,你说在这宫里就要心狠,我以为我对阿姐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了。”孙氏低低得道,“可如今我见了那平安符,我才知道阿姐始终是阿姐,我这辈子欠她的……就是把唐家抬举上了丞相之位,也还不清了……”
她摊开手,掌心那张从唐氏最后送来锦盒的香囊里取出的平安符,早已被揉捏成团,这是当年孙氏进宫,她那后来活活饿死的阿娘忍饿跋涉数十里,为女儿求来的,是孙氏进宫后最为珍惜之物,四年前,她劝说原本定意要出宫的唐氏与自己一起留下来侍奉姬深,享受富贵时,为了打动唐氏,曾将这平安符连香囊一起送与唐氏,说了一番极为感人肺腑的话,使得唐氏下定决心丢开了少年时心头的那个人,决意与她同在宫闱携手搏一番富贵荣华……
如今言犹在耳,唐氏,却已经去了……
甚至她的葬礼,连宫嫔的标准都比不上,只能是庶人之礼下葬。
老妇孙嬷嬷安静而悲伤的望着膝上的孙氏,却只能长长一叹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