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就那么几个芋头疙瘩?切,你是不是在说梦话?”庞耀宗越发不屑了。 “庞总,您不相信是不是?” “信个屁!” “那好,我让你们开开眼!”李大康拿起手机,拨上号码,对着里面喊,“拿几个芋头上来,嗯,对,挑最小的!” “李大康,你搞啥名堂这是?”庞耀宗问他。 李大康说:“等会儿你一看就知道了。” 没过多久,李大康的司机小丁就一路小跑上了楼,手中提着一个厚实的塑料袋子,进屋后先向庞耀宗点了点头,再跟孙超圣跟高志远打了声招呼,然后就把袋子敞开来,从里面拿出了几个芋头,摆在了桌面上。 看上去李大康是有备而来,那芋头上一点泥土都不沾,洗得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。 的确,那可不是一般的芋头,个头大不说,形状也特别,是椭圆形的,活像一棵大地雷。 李大康见庞耀宗拿在手上看着,就对着司机小丁说:“你下去吧,让司机把其他的芋头都卸在院子里吧。” 孙超圣一听,就问李大康:“下面还有一位司机?” 李大康说:“是啊,找了小卡货车,我小车屁股可没有那么大点空间。” 孙超圣唏嘘一声,问他:“你带来了多少芋头?” 李大康说:“不多,你这儿两千斤,其他单位都已经卸下了。” “李场长,你……你这是怎么个意思?”孙超圣问他。 李大康嬉皮笑脸地说:“你放心好了,我绝对不是向你行贿送礼。” “那是啥意思?” “要说意思嘛,也确实是有几层,一是让同志们尝尝鲜;二一个嘛,也让他们帮着推荐一下;这第三个嘛,就是拜托你们,帮着给立个项,在我们陵坊农场开发一个高科技的芋头培育基地。” “哎,我说李大康,你可终于开悟了,想着干点正事了,说说看,究竟怎么回事?”庞耀宗把玩着芋头,盯着李大康问。 李大康就说:“你们知道荔浦芋头吗?就是乾隆爷吃的那个玩意儿,我送过来的这些,正是用荔浦芋头与本地芋头杂交的一个品种,是一个在中农大的学生提供的种植信息,说这是科研小组研究了好几年的成果,已经试种成功,产量很可观,亩产高达两万多斤,并且口感好,营养价值也高。” 高志远当即就提出了质疑,问李大康:“他们科研小组会无偿转让科研成果?” 李大康说:“那本来就是一个扶贫科研项目,所以说用不着买成果,我也找相关专家评估过了,说这种芋头容易推广,市场潜力很大,如果大面积种植,还可以往深加工发展,像制作芋头粉、芋头豆、芋头馒头等等,的确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。” “李大康,你还是那个土匪山寨王李大康吗?真该刮目相看了,好,这项目不错……不错,真不错!” 几个人分别拿起了芋头,仔细看了起来。 第(2/3)页